年輕人的薪資問題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,加上今周刊之澳洲+清大+屠宰場的封面故事,讓身為父母的我與慧雯都有些擔心台灣孩子的未來,但另一方面,我們倆很一致的,認為職業無貴賤,只要是自己付出勞力或腦力的工作,都值得尊敬。想起我們在成長過程中,都有打工的經驗,很早就具備正確的金錢與勞力間的價值觀,下一代也應當如此,他們能有機會來勞動與獲取報酬是人生中最好的禮物。
其實社會上要有打工的機會並不困難,但大多數是適合大學生的工作,國高中生要打工有較多的挑戰,與二十五年前單純的環境相比,我會擔心現在的青少年打工會受到更多的誘惑,且擁有較多金錢後是否會迷失在浪費與奢華中,因此如果我的小孩要去打工,有時我寧願他們去做義工。
這個矛盾我在上周五找到新的方式來解決,丹尼在公司團契分享了三重靈糧堂參與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舉辦的2012年救助挑戰營的例子,我很欣賞他們的做法,一次解決兩個問題,甚至還能做善事,一舉三得。
我先簡單敘述挑戰營的規則,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挑戰營已經邁入第六年,每年暑假開放讓120隊來報名,今年是8月17日截止,每隊七名,有挑戰者五名與支援者一至二名,每隊參加不須報名費,但是要募款到一定金額捐給救助協會的救助基金中才可參加,活動是一整天,每隊在上午會領到挑戰路線地圖,全組要一起擬定計畫完成任務,並無隊伍間的相互競賽,是挑戰自己完成任務的活動。
丹尼的教會參與此活動已經邁入第四年了,每年都有一隊青少年參加,比較特別的是,除丹尼是隊長外,隊中以弱勢家庭小孩居多,例如今年,只有一位高中生來自健全家庭,其他有兩位是父母親皆離開家,沒有家庭愛的小孩,另一位是弱勢家庭,爸爸長年在外打工。
當他們組隊後,就需要在八到九月間,募集到兩萬元來參加,教會並沒有補助,因此丹尼就協助他們,每周七個人一起製作珈哩飯來賣給會友籌資,或是也接受會友的捐款來成就他們的夢想,只是今年因為景氣不佳,募款速度緩慢,因此他就在公司團契上呼籲,希望我們能支持這個活動。
我是很佩服丹尼的勇氣,要當隊長帶這些小孩,而且要經歷兩個月的叫賣才能一點一滴募到款,但是他告訴我整個過程時,充滿了希望與信心,他的收入可以馬上拿出兩萬,但為了讓孩子們體會到勞動的過程與收穫,他選擇最困難的方式,也是學習最多的方式讓每個人能餐與,樂在其中,他甚至幫團隊製作募款影片,說明每個人的背景與要參加這活動的動機。
今天我捐了錢給他們,丹尼非常高興,因為總金額已經來到一萬八千七百一十三元了,他有信心在本周日的教會午餐募款達到兩萬元這個目標。
我很高興能幫這些青少年完成他們的夢想,但最珍貴的,是我了解到挑戰營的細節,明年也要鼓勵我教會的青少年團契來參加這個活動,甚至今年內要教會我的小孩如何煮好珈哩飯。